4月25日,2025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传播创新与发展”专题交流会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翻译协会主办,西安翻译协会、西安翻译学院联合承办,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翻译学院等高校,以及国际传播、翻译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参会交流。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院长、陕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袁小陆主持会议。
袁小陆主持会议
刘全国发言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陕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刘全国作题为《人工智能对文学外译传播路径的消解与重塑》的主旨发言。他梳理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复杂关系,深入剖析了文学外译传播系统、模式、要素和关系在人工智能影响下发生的演变、消解与重塑,提出对人机协同的外语传播模式、译者角色转型及重塑文学外译路径等问题的深刻见解。
党争胜发言
西安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常务委员党争胜作题为《美好,和谐,文明——大众化国际传播的主题方向与内容要素》的主旨发言,他强调,要选取最能展现中国社会现实风貌、体现我国社会美好和谐的传播内容和素材,充分利用数字传播技术和多模态传播方式开展国际传播工作,亲切柔和地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应对目前外宣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担当起翻译工作者时代使命的重要抓手。
李朝渊发言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口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翻译家联盟标准委员会委员李朝渊作题为《人工智能翻译工具译文段落结构调整效能评估》的报告。她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为例,从段落拆分和段内调整两方面考察了ChatGPT4o翻译工具的效能,分享译后编辑实例。她指出,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翻译须注重批判意识、保密意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工具在译文段落拆分和段间连贯方面的优势,译后编辑重点应放在段内逻辑连贯调整方面,以此提高人机协同工作效率。
发言交流
西安翻译学院教务处处长秦晓梅、科研处副处长张莹、英文学院副院长李燕、英文学院副院长张睿、李鲜花教授、赵铮教授、莫丽娅教授、郭小华教授等围绕陕西地域文化国际传播、人工智能与翻译教育、翻译教育产教融合等主题分享交流。
张睿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专题交流聚焦人工智能和国际传播两大热点问题,从多角度探究AI赋能翻译、教育和国际传播的新范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研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专题交流会现场
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交流,就如何做好国际传播和翻译工作分享了有益思考、宝贵经验和创新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