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加快涉外法治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构建国际法律话语体系、培育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梯队,5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在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正大中心圆满收官。本届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涉外法治翻译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原“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北京市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指导,全国法律英语大赛组委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盈科律师事务所、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同济大学法学院、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承办,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敏,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涉外法治翻译与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刚毅,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黎洋,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董事会副主任、盈科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张华薇,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译协涉外法治翻译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田力男,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翻译协会涉外法治翻译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刘艳萍等嘉宾莅临决赛现场。
王敏致辞
王敏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要求,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2025年在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协同创新基地实验班选拔机制,涉外立法、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等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她指出,大赛契合国家需求、促进跨文化沟通与国际规则运用,有助于深化学界与实务界的联动,已成为产学研结合范本。
王刚毅致辞
王刚毅探讨了AI时代语言能力的不可替代性,他指出,未来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是能“驾驭AI技术”的翻译人才。他强调,大赛14年坚守“用英语表达法律观点”的理念,为青年赋能,助力中国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他表示,这是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专业委员会更名后首次支持大赛,专委会的更名也凸显了协会对涉外法治传播的重视。
张华薇致辞
田力男揭晓本届大赛最终评选结果: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最佳语音奖1名,最佳表现奖1人,最佳指导教师奖19名,最佳组织奖8名。
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以姓氏拼音首字母为序)
吉佳雯 | 北京市盈科(南通)律师事务所 |
梁静怡 | 西北政法大学 |
马书涵 | 金杜律师事务所 |
童予人 | 山东政法学院 |
二等奖(以姓氏拼音首字母为序)
陈旭阳 | 西南政法大学 |
顾大炜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林嘉慧 | 中国政法大学 |
王楚琦 | 中山大学 |
王峥 | 甘肃政法大学 |
张雪婷 | 上海交通大学 |
三等奖(以姓氏拼音首字母为序)
陈橙 | 西南政法大学 |
陈思行 | 新疆政法学院 |
杜叶敏 | 暨南大学 |
侯懿玲 | 甘肃政法大学 |
黄烁菲 | 华东政法大学 |
刘昭炎 |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
王鹤桥 | 北京化工大学 |
杨可雯 | 西北政法大学 |
余晨晓 | 北京市华贸硅谷律师事务所 |
郑宝蓉 | 暨南大学 |
最佳语音奖
王楚琦 | 中山大学 |
最佳表现奖
马书涵 | 金杜律师事务所 |
最佳指导教师奖(以学校名称拼音首字母为序)
北京化工大学 | 赵惠妙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邓静秋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黄滔 |
北京市盈科(南通)律师事务所 | 张雪峰 |
甘肃政法大学 | 张晓梅 |
甘肃政法大学 | 孙靖丽 |
华东政法大学 | 李易凡 |
暨南大学 | 杜如益 |
暨南大学 | 郝万爽 |
上海交通大学 | 戴融融 |
山东政法学院 | 徐艳 |
西北政法大学 | 高一波 |
西北政法大学 | 刘红岭 |
西北政法大学 | 陆永岗 |
西南政法大学 | 王仁勤 |
西南政法大学 | 张莉 |
新疆政法学院 | 同鑫 |
中国政法大学 | 李昕 |
中山大学 | 苗波 |
最佳组织奖(以学校名称拼音为序)
甘肃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
新疆政法学院 |
盈科律师事务所 |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
颁奖现场
现场合影
未来,大赛将以更富创造性的姿态深耕中国法治故事的创新表达,让法治之声搭载语言之翼传向世界;以更具使命感的担当筑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根基,为国家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通晓国际规则的法治人才铁军;以更具开放性的视野紧扣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在全球治理浪潮中扬起中国法治的鲜明旗帜,让法治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