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华
认识的同龄朋友之中,凡是退休前有秘书、有助理的,几乎都是宠坏的一群,一切文书案头工作惯于有人代劳,从不自理。退休后,有的自力更生,临老冲刺,终于学会了计算机上网,跟年青一代勉强接轨,没有全然脱节;另外一群则坚守阵地,誓死不从,至今仍不用计算机,不看手机,美其名曰耳根清净,远离现代科技的污染。
我可算是属于第一类,退休前对于计算机一无所知,退休后无论写作或通讯,非计算机不行,一旦无之,则怅然若失,惶惶不可终日!当然,我的计算机知识仍然属于小儿科,这些年来边学边做,涉及的只是一些皮毛小技,计算机上偶尔出现一些非常规的讯息或现象,就会惊慌失措,马上得求教于年轻小友 Andy,他是计算机高手,为人沉稳平实,极有耐性,不惜花费时间,把我这个科技白痴一步步从零开始,调教到可以从容应对日常工作的程度。尽管如此,计算机上仍然经常会弹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讯息,轻则电邮诈骗,重则黑客入侵,令人提心吊胆,防不胜防。
一日,大约是十一月的某一天,打开计算机,映入眼帘的一则电邮简讯,骇然写道:“你的直接付款授权已被……”这是怎么回事?令人心中一惊,中文里,按理来说,是不太常用被动式的,一旦用了,跟“被”字连上,总是坏事多,好事少,如“被打、被杀、被掳、被害”等等,难道是我的直接付款授权无端端“被取消”了吗?但是再一瞧,“被”之后,又连接了一个“成功”,这又作何解呢?忽坏忽好的,叫人乍惊乍喜,到底在说什么?再看下去,写的是“你的直接付款授权已被成功执行”,哇!这可真是太冠冕堂皇了!是什么样的大事,得予以“执行”,并且“成功执行”啊!原来是香港某大银行寄来的讯息,告诉在下,区区220元的电话费,已通过银行直接交付给 HKT(电讯盈科)了。当时突然看到这样的字句,还是心有疑惑,不得要领,于是打电话去问银行,在按一按二、等候良久之后,所得的答复是银行为了体恤顾客,献此新猷,今后每次客户直接付款,如缴交水费、电费、煤气费等,都会在网上获得通知。于是,从此隔三差五的,我就在计算机上不时领教“已被成功执行”这样的中文了。
记得当天我在打电话询问时,就曾经忍不住告诉客户服务员,“贵行发出这样的中文实在有问题,可否请转告上级注意改进一下?”对方当然唯唯诺诺客气一番,但是我深知吾等草民的卑微意见,是绝对难达天庭的,正如以往的经验所示,你归你说,他归他做,坊间机构在乎的是营业增值,对于中文的欧化和式微,根本是毫不关心、无动于衷的!
当下的中文到底怎么回事啦?竟然“发展”到如此田地,实在惨不忍睹。其实环顾全球,世界上没有哪个文明古国,能够像华夏文化一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吾人至今仍然可以阅读数千年前的古籍经典,欣赏优美典雅的诗词歌赋,而毫无难度,这一切都拜中文精确简洁的特性所赐。纯净的文字,往往言简意赅,无需啰啰嗦嗦一大堆废话而不知所云。如今我国国力强盛,出外旅行,在世界各地的机场码头出入境时,必然会看到中文的告示,并列在其他各国的文字,如英、法、德、日、西班牙文中,请注意其中最短的一行,必然是中文无疑。曾几何时,我们怎么就失去了自信,好端端的中文,竟然要给外文句法牵着鼻子走呢?
在此,且把“被成功执行”的说法,仔细分析一下。原来,电邮是中英对照的,英文原文是“Your Direct Authorisation has been processed successfully”, 很常见的句法,包括一个现在完成时的被动句 has been processed,以及一个常用的副词 successfully,那中文是否得亦步亦趋,把每一个词都依样画葫芦翻译出来呢?
我们先说“被”的用法。中英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字,一般来说,英文里常用被动式,中文里很少用,即使要用被动式,也不必一定揪着“被”字不放,可用的词汇多着呢!如“挨骂、遭难、受训、获奖、蒙恩、见笑、遇害、应邀”等,另外还有“让、给、由”等的用法,何须动不动就“被”起来呢?更何况中文里很多时候,表达被动情况并不用被动式,如“小明最近在换牙,两颗掉了,两颗拔了”,原本简单明了,然而按照坊间现行的写法,岂不是得改为“两颗掉了,两颗‘被’拔了”?其实,历来真正文字精湛的大家,是不会在文章里“被被不绝”的,为了确认此事,我特地把白先勇《台北人》中英对照本找出来,重新细看了一遍《永远的尹雪艳》,发现通篇找不到一个“被”字,再一看作者及其团队一起翻译的英文,却到处都充满了被动式,可见中英文的正确表达方式是宛然有别的。
很多时候,中文里的被动式是不需依照英文用“被”字的,英文里 I was born、I was married 的说法比比皆是,难道翻译成中文,就得变为“我被生出来、我被结婚”不成?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就曾经公开讲过,中文里滥用“被”字的现象,泛滥成灾,连瑞典汉学家都诟病的弊端,中国人自己却仍然要牢抱不放、乐此不疲吗?
再看一下“成功”。中文里的“成功”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动词,意即“获得预期的圆满结果”。英文里的 success 是名词,succeed 是动词,successful 是形容词,successfully 是副词。汉语里的单词,一到英语就产生形态变化了,因此中英两种语言是根本不同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曾经说过:“在我们国内,甚至在国外,对汉语的研究,在好多方面,则与印欧语系的研究无大差异。始作俑者恐怕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研究汉语的专家们的那一套分析汉语语法的方式,我总认为是受了研究西方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的方法的影响。我个人认为 ,这一条路最终是走不通的。”(《季羡林说自己——镜头人生》北京:中国书店,2007,页105-106)“成功”两字, 在中文里是有些分量的,并不随随便便跟小事挂钩。反观英文中的 success、successful 或 successfully, 除了“成功”,有时可仅仅指涉一件事的“完成”。因此,传统中文里是不会动不动就随便加上“成功”两字的,否则,京戏名剧《四郎探母》,不是该改为《四郎成功探母》,余派戏宝《搜孤救孤》该改为《搜孤成功救孤》,《打渔杀家》该改为《打渔全家被成功杀害》,《萧何月下追韩信》,该改为《韩信月下被萧何成功追上》了吗?这样的戏码,不知道著名女老生王佩瑜还唱不唱得下去?
最后来说说“执行”这个词的用法。根据词典,“执行”原为法律名词,原义是指贯彻施行、实际履行等,一般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然而“直接付款授权”,是一项行之已久的普通商业行为,即银行职员只不过在计算机上动动手指、按按键盘就可以处理的事情,实在不必煞有介事地称之为“成功执行”。
今时今日的中文怎么念起来就像劣译似的佶屈聱牙?难道真的如余光中所说的“英文没有学好,中文却给带坏了”吗?
以上那句银行通知,为什么不可以化繁为简,再稍为客气些,改写为“您的直接付款授权已办妥”呢?
作者简介
金圣华,翻译家,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荣休讲座教授及荣誉院士,香港翻译学会荣休会长兼荣誉会士,2024年荣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来源:原文载于《南方周末》2025年2月12日。推送转发自“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公众号。